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3年11月17-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主办的“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召开。本次会议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共同承办。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区域教育行政管理者、中小学校校长、学校中层干部、一线专任教师、教研员及以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17日上午研讨会开幕,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缪劲翔、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工委书记杜荣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马宪平、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缪劲翔书记指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行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意义重大。缪劲翔介绍,首都师范大学始终坚持“姓师”的初心使命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四有好老师”和新时代“大先生”,为北京市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缪劲翔指出,首师大附中从课程体系、管理体制、育人模式、运行机制多个方面扎实推进成达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中小学高质量发展一个范本;也正在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首师附中促进了一批中小学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今天会议的举办地首都师大附中第一分校即是一个鲜活的案例。最后,缪劲翔强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与中小学、理论与实践需要发挥合力、共同研究的问题;本次研讨会即搭建了教育管理者、大学与科研机构研究者、中小学实践者的交流平台,必将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270adad8dbd34d599c1871a5afaccf1f

杜荣贞书记代表会议承办学校的属地,向与会领导、专家及教育界的同仁表示欢迎。他介绍海淀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充分肯定了首都师大、首都师大附中在海淀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杜荣贞还介绍了海淀区在促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区域教育质量、打造新型数字智慧教育发展高地、建立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相适应的新型育人模式的经验。

91b01a800b1a4d7ea23930819bae1ece

马宪平理事长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本次会议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此次研讨会,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此外,他认为本意会议确立的主题也是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履行自身宗旨的体现。面对这样一个时效性与持续性兼具的议题,马宪平提出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为中心、学校高质量发展,制度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支点、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协同,理论研究与实践对话缺一不可等观点。

2915deda61b54331aafb1345896184e5

李天顺副会长结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阐释了课程教学改革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他认为本次会议回应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重大关切,展示了基础教育界广大同仁积极行动、努力回应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命题的决心和毅力。他希望与会的各位教育同仁能够在管理分会搭建的沟通平台上围绕课程教育改革,深刻思考学校育人的关键关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为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管理智慧,助力营造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良好氛围。具体来说,李天顺希望国内教育同仁在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实施、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牵引、提升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化水平、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等六个方面持续着力。

0d220247854d46639f1c7766a4386a07

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秘书长胡淑云主持。

7240eebef93a43588d2bc1ca07ee859d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的专家学者、一线校长做了十场主旨报告;来自首都师大附中第一分校的一线专任教师做了六节全国公开课;来自中小学一线的校长、教师、教育博士研究生完成三个平行分论坛。

17日上午的五个主旨报告来自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田慧生、北京师范大学课教院研究员王本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沈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

谢维和教授做了题为《课程与学程》的报告,他指出在学程概念自古有之,一门课程在不同的学校所安排的课时是不一样的,内容有的时候也是有差异的,学程即揭示课程在实践层面的这种差异。学程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深入,然而,却是当前课程改革被忽视的问题。在学程改革的视角下,谢维和呼吁课程教学改革中应着重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结构优化,重申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

f72d8fa0a70142c2a5f1b8a2d5d53069

田慧生教授的报告题为《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创新人才健康成长奠基》,论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对当前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做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该聚焦的重点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进相关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ababa36d518d4f3f8a1073109d6cb97c

王本陆研究员做了题为《课程育人的路径探讨》主旨报告,他指出课程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前者即生产育人的课程,后者指运用课程去育人。他认为“什么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是课程编制的基本问题,“如何学习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问题。王本陆还提出了课程育人的四个途径:基于功能整合优化目标、以精品内容充实精神世界、以优质活动锤炼全面能力、关系优化促进人格成长。

ec7bd4bc35f34d5e8861c111bee555ed

沈杰校长做了题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报告,基于首都师大附中在课程教学模式领域的创新实践,分享了这一实践背后的思考;此外,沈校长分享她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介绍了首都师大附中如何将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落实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过程。最后,沈校长认为只有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变化。基于此,她提出了四个改变和四个倡导。

895cdadbe6644c0194c9ed3e5bfec206

郑永春研究员以《以学校文化支持科学教育的路径与策略》为题的报告,他指出当前中小学有科学课程,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科学教育的元素;他提出学校科学教育应扩展思路,呼吁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与不同人群接触;要让学生走进生产一线,产生解决科技问题的动机;要让学生进入大自然,感受人作为自然界一员的角色定位。最后,郑研究院还就科学家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中小学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a9f2fe59e3ca4ee098cfbebef5a51fd0

本阶段的主旨报告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爽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荣利颖教授分别主持。

18日上午的五个主旨报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柯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艾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丁锐、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刘希娅、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爽教授。

柯政教授发表了题为《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的报告,他指出当前学生评价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唯分数并分析了其背后原因:把教育作为功利工具、为了横向比较、害怕矛盾冲突、对客观化的追崇。他认为学生评价改革解决不了竞争激烈度但可以改变竞争内容,基于此,他认为把更多的内容进行客观化、把主观评价引进来是学生评价改革的两大方向。最后,他还对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生评价进行展望。

1b954fd6b4214986bd9d72cde8458b70

艾兴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构》,围绕学校课程体系重构的背景、内涵和策略进行分享。他认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重在改革创新,而不是推倒重来。他提出学校课程体系重构的策略包括明确课程体系重构的具体要求、确定学校课程体系的总量、明确总量的基本构成、对课程进行有机融合,用减法升级、明晰划分总量的维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学校课程体系重构的策略进行解释等五个方面。最后,艾兴强调重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更好地促进学校课程的结构升级转型,提高育人效率和水平。

1ff327ddf07f4b348007e8f7a5505142

丁锐副教授以《课堂学习机会评价框架构建》为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她认为“学习机会”真实的反映了教育过程的本质,对“学习机会”的关注是高质量教育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理念落实需要关注课堂中的“学习机会”,因此“评价课堂学习机会”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她认为当前“学习机会”的测评对学生的“学”关注还不够,尤其是“学习过程”的关注不够,基于此她倡导开展指向大概念的课堂的学习机会测评。最后,丁锐以数学学科为例分享了课堂学习机会的测评标准,指出大概念课堂学习机会测评应关注素养导向、进阶为轴、纵横交错、动静结合、证据支持等要点。

78e1409de699481c8ec116ccdce401ad

刘希娅校长以《转变学习方式,高质量转化落实国家课程》为题,分享了重庆谢家湾学校在“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下在课程教学、学习方式变革等领域取得成就。刘校长指出,经过近 20 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谢家湾学校已经系统建构了素养导向的跨学科学习的校园治理、教师跨学科发展、课程整合、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的实践策略,在国内树立了课程教学改革一面旗帜。

f693c4e9724a4535b17ba2957a9b2097

张爽教授做了题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学校立场与行动》的报告,张爽指出教育管理活动始于判断,包括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者不可偏废。然而,当前教育管理中过于强调事实判断,导致教育管理学的技术理性,她呼吁教育管理者警惕教学管理的“技术理性”,倡导对价值判断的重视。此外,张爽认为“学校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学校管理者应树立系统建构观,要重视通过管理行为唤醒教育意义。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实施背景之下,张爽教师的观点对中小学校长在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具有深刻启发。

b75781af8d2b4ba9b3cd0301222e7c96

本阶段的主旨报告由首都师范大学田汉族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寰安副教授主持。

17日下午的公开课由来自首都师大附中一分校的夏艳芳、慈靖靖、吴巧平、李洋、张曼莉、宋亚分等六位教师分别主持了历史、英语、地理、数学、语文和书法学科的公开课。夏艳芳老师以《当代中国的外交》为课题,为大家展示了一节生动的历史公开课。她通过讲述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交政策的演变;慈靖靖老师的英语公共课《will people have robots》则从未来科技发展的角度,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吴巧平老师的地理公开课《叶子红了》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李洋老师的数学公开课《椭圆综合问题探究》和张曼莉老师的语文公开课《穿井得一人》分别从数学和语文的角度,展示了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宋亚老师的书法公开课《劝君惜取少年时》则让学生们领略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公开课结束之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数学监测部主任王立东博士和海淀区教研员刘汝明、应劼、范兰、杨华、耿国华对公开课进行了细致、专业的评课。一线教师公开课,为全国教育同行呈现了当前学校课程教学的真实样本;公开课的点评醍醐灌顶,为与会者剖析了公共课样本中的利弊得失,呈现了课堂教学与学校有效育人过程之间的微观发生机制。

44412f73c6554b73b678ed9f7b224185

17日下午举办了三个平行分论坛。分论坛一的主题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学校和区域行动”,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赵志洁主持。来自河北省沧州市教育工委书记、局长吕荣锋作题为《培植“沃土”课程,构建“阳光”课堂——为沧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兼第一分校执行校长卢青青作题为《集团化办学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北京市第十中学校长曲兆军作题为《中小学校如何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适宜环境》的报告;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金敬红作题为《系统设计有序推进区域高质量作业的实践研究》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洪玲作题为《智能时代学校道德教育:挑战、省思与应对策略》的报告。五位发言人围绕教育扩优提质、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以及在学校改进方案中如何进行政策的保证、价值的引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研体系完善等方面提供了新鲜经验,带给与会者思想的碰撞。

629637ce972c495d8b01d7fb40c95da6

分论坛二的主题是“课程教学改革与学校育人模式改进”,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攀峰教授主持。北京市育才学校校长桑春茂作题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红色·`贯通”课程构建》的报告;天津师大滨海附属学校教师张福芝作题为《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校长高艳作题为《基于数据实证促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长陈宇作题为《“知行”课程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教师蒋泽建作题为《基于问题设计、情景设置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周建强作题为《从知识走向素养:语文学科可学与可教创生范式》的报告。围绕分论坛的主题,校长们分享了学校层面构建课程体系的实践成果;一线教师介绍了日常教学中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策略;周建强博士生则从更为微观角度探讨了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落地时必须的考量,强调推进语文教学从知识走向素养的重要价值。

998967a3987d4e7990e91a363f6848da

分论坛三是博士生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帆老师主持,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六名博士生报告了各自研究成果。六位博士生围绕着课程教学改革相关问题,从理论、实证、实践等不同的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享了各自研究成果。王素云《真实性学习下师生关系的内涵、价值及其建构》强调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通过真实问题的设计,引发真实体验,促发真实认知。袁戈寒的《生态性教学美的意蕴、特点及创生》以生态意识为理论基础,描绘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和谐共生,有机融合,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危阳《“话语权力”视域下教师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则是从福柯话语权力理论出发,审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权力运作,指出了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路径。苏海阔《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循证问题化教学实证研究》对32节课进行了定量研究,指出当前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推理层级的固化问题,呼吁把推理性问题进一步引申到创造性和批判性的问题上。冯国华《从技术理性到反思性实践:体育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以体育学科为切入点,探讨了体育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相关问题。魏卫霞《具身模拟:走向具身教学的有效路径》着眼于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对当前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1d1adf517d9e4d3ca0da5d6a5a591c3f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00多篇,经评审有87篇入选会议论文集。本次研讨会在11月18日顺利闭幕。

7be84b64560a497897c10308f19e68f6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news.xhsbzk.com/698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上午8:57
下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上午8:58

相关推荐